春节假期过后,重要化工原料己内酰胺价格延续了1月份的震荡上行势头。作为尼龙6的核心原材料,己内酰胺节后市场价格的偏强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下游行业的回暖迹象。
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资讯”)分析师巩玉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下游尼龙6行业春节后仍有新投产陆续释放,需求保持增加,同时成本端纯苯市场预期也是高位波动,成本及需求双重利好支撑,己内酰胺市场价格或有持续上涨可能。需求端,在促消费稳增长的相关政策支持下,预计2月份整个化工品市场偏强上行概率也较大。”
开工率高位运行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拥有己内酰胺产能的上市公司了解到,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多数工厂开工率都维持高位运行。
巩玉倩表示,虽然有个别厂家节前降负荷运行,但节后开工率提升的可能性较大,节后己内酰胺行业开工率或维持在90%以上。
据卓创资讯分析,己内酰胺行业之所以在春节期间和节后会维持高开工率,一方面,与己内酰胺厂家交付春节前下游市场备货订单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下游尼龙6工厂也在春节期间维持高开工水平运行。
巩玉倩表示:“根据以往市场规律,春节后终端市场逐渐复苏,对尼龙6需求或有增加,消费提振政策下,下游需求在增长,此外,1月底到3月份尼龙6行业计划投产产能近20万吨,对己内酰胺需求量也将增加,因此需求面会带来利好支撑。”
从价格表现来看,2025年1月份,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在低位徘徊许久后终于迎来震荡上涨。根据最新监测数据,2月6日,己内酰胺基准价为10933.33元/吨,与2月初相比上涨0.1%。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己内酰胺当下价格虽有上涨趋势但仍处低位,而下游尼龙6开工率高位运行及计划产能增加显示出需求端在上升,说明产业在供需两端仍有发展空间,未来前景较为乐观。”
整体来看,过去我国己内酰胺大量依赖进口,制约了尼龙6产业的发展。随着工艺技术的逐步突破,近年来我国己内酰胺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国,因此也推动了尼龙6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对尼龙6等相关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作为核心原料的己内酰胺也将受益,同时技术进步有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支培元认为,随着产能不断增加,市场竞争会愈发激烈,最终行业集中度可能逐渐提高,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
下游需求或持续增长
从己内酰胺的下游尼龙6行业的情况来看,据中国化信咨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国内尼龙6总产能为627万吨/年;2024年为尼龙6产能集中投放期,预计2024年底尼龙6总产能达725万吨/年,同比增长16%。
从消费端来看,预计2024年中国尼龙6表观消费量为516万吨,同比增长13.2%。从消费格局来看,中国尼龙6在民用丝、工业丝、工程塑料、薄膜和其他领域的占比分别为72%、7%、11%、7%和3%。
中国化信咨询分析认为,尼龙6民用丝主要用来制造内衣、丝袜等纺织品,预计2024年尼龙6在民用丝市场的消费量同比增长约14%,成为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国内终端市场如防晒服、瑜伽服、内衣等功能性品类的产品热销,市场景气度高,也会带动尼龙6民用丝消费量增长。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尼龙6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汽车、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纺织品等领域,尼龙6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汽车领域,轻量化趋势推动了尼龙6等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在电子电器领域,尼龙6因其优良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而受到青睐。“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创新,尼龙6产业链有望实现更加协同和高效的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