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品种介绍 棉纱基础知识
棉纱基础知识

一、基本知识


在棉纺织行业产业链中,上游是指纺织纤维的生产,提供纺织品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中游是指棉纺织品的制造、染整和辅料、服装制造环节,通过纺纱、制造、染色、后加工、成衣生产等过程使纤维原料变成纺织成品;下游是指棉纺织品的销售流通环节,通过各种销售渠道使服装、家纺等纺织品进入终端消费者手中。棉纱处于棉纺织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承载着较多的价格信息传递任务,牵动着前后道行业的成本核算及价格评估。同时,其质量好坏对织造和染整工艺的成本控制及成品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纱是指以棉花、羊毛、麻和化纤等纺织纤维原料经纺纱工艺将纤维拉长加捻纺成的连续线状材料,手感细而柔软,并具有适应纺织加工和最终产品使用所需要的基本性能。由于纤维截面积不规则,且纱表面有毛羽不易测量,只用直径无法精确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在生产实践中,企业普遍采用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表示方法,引入特数、旦数、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四个指标:定长制是指一定长度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重量,计量单位包括特数和旦数;定重制是指一定重量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计量单位包括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

 

棉纱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纺纱原料,可分为棉纱和棉混纺纱;按照纺纱原理,可分为环锭纺纱、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按照纺纱工艺,可分为普梳纱、精梳纱和废纺纱;按照加捻方向,分为反手捻纱和顺手捻纱;按照成纱形态,分为管纱、筒子纱和绞纱;按染整及后加工,分为本色纱、染色纱、色纺纱、漂白纱、丝光纱、烧毛纱;按商业习惯可分为粗支纱、中支纱、细支纱和特细支纱。


基于生产工艺,棉纱可分为普梳棉纱和精梳棉纱两种,主要包括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等步骤。


二、产供销情况


1.生产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生产基地,截至2016年,中国拥有环锭纺能力1.2亿锭,按照当年全球2.54亿锭的产能计算,我国棉纺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7%,接近全球棉纺总规模的一半。


我国棉纺行业大发展始于本世纪初,于2005年后呈爆发式增长,并于2011年发展到鼎盛时期;此后,我国棉纺行业产能增长放缓;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棉纺能力的快速增加,我国纱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总体而言,我国棉纺行业仍处于产能相对过剩的状态。


随着我国棉纺能力快速增加,纱产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期间受多重因素影响,如上游棉花价格的波动、下游市场需求的萎缩、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及东南亚国家纺织工业的兴起等,我国纱产量小幅回落。我国纱生产区域分布广泛,以华东、华中及华北地区相对集中为特点。

 

2.消费情况

2011至2016年间,受行业发展环境剧烈变化影响,我国棉纱表观消费量整体呈震荡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2.25%。


我国棉纱应用(棉纱织造)集中度呈“应用地区以华东、华中、华北为主;应用省份以山东、湖北、河北、江苏、浙江为主;应用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与棉纱生产集中度特点基本一致。

 

3.进出口情况

我国是棉纱进口大国。近年来,受国内外棉花价差较大影响,棉纱进口量迅速增加。目前,进口棉纱已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培养了一大批中低端目标客户群;我国进口纱主要来源国为印度、巴基斯坦和越南,进口占比合计高达70%以上;近年来,我国棉纱进口品种从单一到全面,从低支向中支领域延伸,从精梳向普梳领域集中。


相对进口而言,我国棉纱出口量较小,这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棉纺织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下游制品;二是棉纱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出口订单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三是近年人民币快速升值直接影响棉纱出口利润。我国棉纱出口基本持稳,产品规格以中支领域为主,生产工艺向精梳领域集中。

 

三、影响价格因素


1.价格因素

原料成本:作为棉纱生产的主要原料,棉花成本约占棉纱成本的70%,其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棉纺行业的盈利能力。


影响国内外棉花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包括产量、进出口量、消费量、库存量、收购及储备政策、进出口政策、天气和替代品市场发展等。


工费成本:工费成本因素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因素和水电煤气等动力成本因素。


三项费用:三项费用因素主要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


税金及利润:税金因素主要包括增值税和出口退税。

 

2.供求因素

供给因素:供给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前期库存量、当期生产量和进口量,具体可分为:各主要纺企的库存变化情况、各主要棉纺基地产能变化情况、各主要纺企开工和产量变化情况、各主产地行业政策变化情况及各主销地棉纱进口情况等。


需求因素:需求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消费量、出口量和期末结存量,具体可分为:国内居民收入状况、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鼓励消费政策的变化情况、主要棉纱消费地区的库存变化情况、下游市场流行趋势变化情况、主要出口国的生产和库存变化情况等。

 

3.其他因素

棉纱价格的形成除受价值因素、供求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府或行业组织的干预(如反倾销、反补贴政策)、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习惯(如买涨不买跌)、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或产品形象等。

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扫码下载APP
Windows下载 立即开户
您浏览器版本过低哦
亲爱的用户,由于微软官方近期停止支持IE内核的浏览器,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将无法正常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