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苹果期货整体呈现先抑后扬走势。节日前后,市场价格持稳,盘面对春节假期期间价格上涨的预期落空。节后首个交易日,苹果大幅下挫。不过,春节假期期间苹果整体走货情况尚可,剩余库存处于历年低位,加之客商补货积极性较高,近期盘面价格持续走强,主力合约上周最高触及7338元/吨。对于后市,我们认为,短期受产区库存同比偏低及交易火热影响,市场看涨信心上升。中期来看,需求淡季来临,供大于求现状压制果价上行空间,整体以宽幅震荡看待。
库存同比偏低
节后冷库客商补货情绪较强,交易升温,去库速度加快,需求逐步恢复。当前客商仍以按需拿货为主,性价比较高的货源更受青睐,存在少量炒货现象。外贸及电商渠道的采购增加,果农顺价走货心态较强,统货、中小果走货明显加快。据我的农产品网统计,截至2025年2月12日,主产区冷库库存为643.09万吨,较前一周下降28.1万吨,去化速度加快。当前剩余库存整体处于历史低位,支撑市场信心回暖。
现货价格整体持稳
截至2月14日,洛川70#半商品均价3.6元/斤,白水70#以上果农统货均价2.8元/斤,静宁75#以上果农统货均价3.3元/斤,栖霞80#一二级均价3.75元/斤。本季收购价同比下滑显著。元旦及春节备货期间,主流成交价整体持稳,市场以质论价,价格出现分化,性价比较高的优质货源价格稳中偏强,一般及偏差货源价格走势偏弱。
从市场到货情况来看,截至2月14日,广东主要苹果批发市场日均到货13车,随着节后市场较开市初期有所回暖,到货量环比回升,但较节前峰值仍有明显降幅。当前,节日效应影响减弱,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产区交易虽显火热,存在少量炒货的情况,但终端承接力有限,补货和炒货带来的需求增长延续性存疑,果价中期仍受需求不足的压制。
替代水果冲击明显
时令水果对苹果的替代性较强,如秋冬季的梨、柑橘,夏季的瓜果类。其中,梨、柑橘的生长周期与苹果相近,其销售压力集中在春节前后,与苹果的重要消费期重叠。截至2月14日,鸭梨批发均价为6.2元/千克,较前一周上涨0.05元/千克,较去年同期上涨0.89元/公斤;砂糖橘批发均价12.5元/千克,与前一周持平,较去年同期高7元/千克。柑橘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品类,产能基数较大,去年12月集中上量后,价格出现回落。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消费者对柑橘青睐有加,压制苹果价格上方空间,其间苹果走货尚可,价格以持稳为主。不过,进入3月,柑橘将逐步退出市场,而夏季时令水果还未上市,有利于苹果需求向好。
总结
春节备货期间,苹果走货偏缓,价格上调受阻,导致市场对后市信心不足。柑橘在节日期间的消费热度较高,替代效应下,分流了苹果的市场需求。不过,苹果的节日需求依然存在,价格持稳,走货尚可。随着节后复工,客商补货和调货的积极性明显升温,加之本果季库存水平同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市场信心逐渐转暖,短期对苹果价格形成了有力支撑,推动盘面估值上调。从中期来看,低库存将继续为苹果价格提供支撑,但需求淡季下,终端消费不足,将压制价格的上涨空间。苹果市场处于低库存与弱现实的博弈之中,暂不具备驱动单边走势的条件,预计价格以宽幅震荡为主。后续需关注产区天气变化、库存消化速度以及终端消费的恢复情况。
(作者单位:国元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