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跳水,金价突然扭头大跌!
在连涨七周并创下历史高位后,黄金价格在周五欧洲交易时段跳水,失守2900美元关口,截至2月14日收盘,COMEX黄金期货大跌1.76%,创下本轮上涨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近期不少消费者加入抢购黄金的行列。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2月14日早上10点,北京SKP老铺黄金门店刚刚开门,门口已经大排长龙。有消费者抱怨:“连店门都挤不进去,排队至少6小时起!”不少消费者反映:“老铺黄金太难买,自己看上的黄金都被‘黄牛’抢了。”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在“买金热”的同时,不少消费者也趁机售卖手中的黄金。多位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在卖出购买几年的黄金后净赚几万元。
黄金被买爆,商场挤成菜市场
据媒体报道,记者近日走访菜百、周大福、周大生、老凤祥、老庙、六桂福等黄金珠宝店了解到,春节前后黄金饰品销量火热。一家金店店员表示,春节期间该店每天销售额都在10万多元,比平时明显增长,消费者选择的黄金饰品以手链、项链、吊坠为主。
“我们今天销售额7万多,很多老顾客年前没买,现在回来买,过完年(金价)又涨了。”2月8日晚,一家金店店员称。北京的孟女士也是春节后加入购金行列的一员,她2月9日一早就到SKP(商场名)排队,“开门前就有几十号人在排队了,一开门就冲到金店。”
据潮新闻,上海、杭州等地的老铺黄金柜台前也出现了颇为疯狂的一幕,人群摩肩接踵,硬生生把商场挤成了菜市场。
随着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国内黄金珠宝品牌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目前多数已超过800元/克,一口价的饰品(算上设计费和工艺费)单克价格更是超过千元,而同期投资基础金价在670元/克上下。截至2月15日,国内各大品牌金价逼近900元/克。
不断上涨的金价,让坊间流传着一句话“买金无技巧,全靠下手早”。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广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2024年5月他以563元/克的价格购入200克金条,后又在2024年11月以635元/克的价格再购入200克金条,两次共花费23.96万元。2月5日,他以661.49元/克的价格将这400克金条悉数卖出,变现264596元。一进一出之间,李先生净挣24996元。
另一位成都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她在2月11日卖掉50克金条,这50克金条是她2022年购买的,花费19097元;而她出售的价格是673.7元/克,到手33685元,赚了14588元。这位消费者说,这是她第一次出售黄金,出售之前给四五家回收黄金的店打电话咨询价格。
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这样的投资客,也有消费者因金价高涨而将自己结婚时买的黄金饰品拿出来出售。
广东的消费者邓雪梅(化名)告诉记者,2月6日,她将自己2021年结婚时买的“五金”卖了,一共77.34克。邓雪梅说,那天她跑了好几家回收黄金的店,有的门店每克需收20元的手续费,有的说不是金条就只能95折回收,还有的说旧金回收需要打9折。
韩国金条断货,这笔投资火了!
据央视财经报道,随着黄金热销,白银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在韩国,黄金购买热潮导致金条断货,部分投资者随即转向购买白银,这也导致市面上白银供应紧张,韩国黄金交易所14日已经中断银条供应。
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家金店,近期不仅咨询黄金的顾客增多,投资者对白银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店主介绍,目前店内所有规格的银条都已经售罄。近期,韩国投资者对白银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导致白银供应紧张,韩国黄金交易所已通知多家商业银行从14日开始中断银条供应。截至目前,韩国已经有三家银行中断银条销售。
此前受国际金价上涨影响,韩国出现黄金购买潮。韩国造币公社11日向主要商业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黄金原材料供应问题,决定暂时中断金条供应。在此情况下,韩国投资者退而求其次、将视线转向白银。据了解,韩国黄金交易所销售的三种不同规格的银条均已售罄。韩国大型商业银行——韩国国民银行,12日一天内就销售了162公斤银条,是月均水平的约20倍。本周,一位投资者在韩国黄金交易所甚至用3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00万元)买入两吨银条,再加上直营店、银行等订单蜂拥而至,本月韩国黄金交易所的银条销量达到月平均银条销售量的约1.5倍。
在国际银价和需求的带动下,韩国黄金交易所数据显示,14日韩国每克银的价格为1792韩元(约合人民币9元),较今年年初上涨约一成。在全球可能爆发贸易战的阴影笼罩下,韩国投资者纷纷购买金、银等现货资产来规避风险。由于市场上银条的库存量相对较少,需求突然增加导致白银供不应求。在韩国,除了投资之外,白银主要应用于太阳能、汽车、医疗等多个产业,目前韩国银条供应紧张暂时未对银饰品市场和工业用银产生影响。市场分析认为,目前韩国出现的白银投资热是黄金投资受阻后出现的替代需求,需要注意切勿在过热氛围下跟风投资。
黄金投资还能否上车?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在研报中提及,避险情绪是近期金价大幅上涨的主因,尤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市场不确定性,进而推升黄金的避险属性;受FOMC会议偏鸽及美国GDP数据低于预期的影响,实际美债收益率走低,也推升黄金价格;此外舆论对“去美元化”的关注或也放大金价涨幅。
从机构对金价的预期来看,花旗将2025年黄金平均预测从2800美元/盎司上调至2900美元/盎司。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认为,在不确定性加剧、全球降息周期延长以及投资者和央行需求强劲的情况下,黄金将在全年继续受到支撑,将未来12个月的金价预测上调至3000美元/盎司。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黄金常与保值属性挂钩,但其作为投资产品实际价格的波动往往较大,随着金价屡创新高,当前黄金投资还能不能“上车”?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风险肯定是存在的,毕竟黄金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国际政治局势、经济数据、货币政策等,波动仍然会较为频繁。”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表示,目前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是上升的,其次如果投资人希望通过多元化投资来降低整体风险,也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
而这一比例如何衡量?在记者走访银行的过程中,多位理财经理认为黄金在总资产中的配置比例在5%~15%区间较为合适。有股份行理财经理表示,如果是为了短期赚一波快钱,现在性价比并不高,配置黄金目的在于保值,实现资产均衡配置,需要能够承受短期波动。
记者注意到,黄金热度高居不下,建行和工行均在12日发布了风险提示。建行在公告中提醒客户,“提高个人黄金积存等贵金属交易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工行也提醒客户,加强对贵金属市场与价格走势的关注,并密切关注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竞价交易业务保证金账户资金变动情况。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