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品种介绍 国际铜基础知识
国际铜基础知识

一、基本知识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5,比重8.96,熔点1083.4±0.2℃,沸点 2567℃。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


阴极铜(copper cathode)是指铜精矿由电解精炼法或电解沉积法生产得到的高纯度的铜,也称精炼铜或精铜(refined copper)。由于阴极铜具有较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点,因此被下游加工成铜线、铜棒、铜板带、铜箔、铜管以及各类合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交通设备、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医学、有机化学等行业。

 

目前阴极铜的冶炼工艺主要分为火法(闪速)冶炼和湿法冶炼;阴极铜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二、产供销情况


1.国际市场

生产情况:全球精炼铜产量前五的国家分别是中国、智利、日本、美国和俄罗斯,合计全球占比64.46%;亚洲仍居于精炼铜产量的首位,美洲和非洲依然是湿法铜最主要的产地;从产量趋势来看,中国是全球精炼铜增长主要的贡献国,且未来两年随着中国冶炼产能高速扩张,中国精炼铜产量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准。


消费情况: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位列全球铜消费前五名;从国家和地区看,亚洲仍然是精炼铜消费最大的地区,中国依然是全球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进出口情况:全球精炼铜进口主要国家为中国、美国、意大利和德国;出口方面,智利、俄罗斯、日本是全球前三大精铜出口国。

 

2.国内市场

生产情况:中国精炼铜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江西省和山东省产量最高。


消费情况:2019年,我国精炼铜消费量1208.0万吨,全球占比50.72%;从消费领域看,电力、空调制冷、交通运输三大领域的精炼铜消费量的占比分别为49.20%、16.70%和9.15%。


进出口情况:2018年受废杂铜拆解和进口等监管政策收紧,导致废铜供应减少、铜冶炼产能大幅扩张等因素影响,中国精铜、粗铜和铜精矿的进口大幅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铜进口有所回落;出口增长较稳定。

 

三、影响价格因素


1.基本面影响因素

中长期看铜精矿供应量和铜价呈负相关性;下游铜消费的增减与铜价总体呈正相关;铜下游开工率的季节性变化、再生铜政策变动和国内外铜库存变化也都反映着铜供需两端的平衡情况。


2.宏观面影响因素

铜价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体现出较强金融属性,其生产和消费与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铜价被视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一,因而市场又称其为“铜博士”。


3.资金面影响因素

大部分时候铜价与美元指数呈负相关性,利率、社融和M1/M2的变化情况被视为金融运行状况和货币流动性的观测指标,由此产生的需求和通胀的阶段性预期变化往往也会影响到铜价的波动。


4.情绪面影响因素

当市场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会对市场情绪造成扰动,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加剧,铜价也会受到影响。

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扫码下载APP
Windows下载 立即开户
您浏览器版本过低哦
亲爱的用户,由于微软官方近期停止支持IE内核的浏览器,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将无法正常访问。
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