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沪铝在春节期间大幅累库的压力下经历了短暂回调,之后再次开启了上行的走势,宏观层面美元指数的走弱和国内政策的强预期,以及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均对价格产生支撑。
关税政策扰动不断
2月以来,关税政策的扰动不断。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2月3日宣布暂缓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税。2月1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输美钢铝征收25%关税,且表示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2月13日,特朗普再次宣布将征收对等关税,关税政策进一步升级,全球贸易风险加剧。国内对美出口铝产品占比较低,且国内已于去年提前布局取消铝材出口退税政策,因而对国内铝出口的影响或相对有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等关税政策提出后,美元指数短线大幅下挫,主要原因一是在前期“特朗普交易”下美元多头持续累积,美指上行已充分定价;二是关税的加码使得市场对经济承压的担忧增强。然而考虑到美国1月通胀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预期继续后移。并且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推升了美国通胀预期,因而美元短期下挫后仍将维持高位震荡。
国内利好预期较强
DeepSeek的崛起增加了外资看多中国的信心,《哪吒2》票房破百亿释放消费复苏的潜力。临近全国两会,市场对政策预期较强。去年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因而今年在美国关税政策加码、国内出口承压,以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能形成一定掣肘的背景下,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的政策有望继续加码,尤其是在AI和消费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基本面边际改善
基本面上,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且随着氧化铝价格的回落,铝厂利润得以修复,四川、广西部分铝厂复产,2月电解铝运行产能继续缓慢抬升。需求方面,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尤其是元宵节后,下游复产复工加速,其中线缆和型材板块的拉动作用明显。根据机构统计,截至上周,国内线缆板块开工率周度上行6个百分点,至51%,随着输变电和特高压订单的落地,后续开工率将继续提升;型材板块开工率周度提升8.2个百分点,至69.5%,光伏型材排产季节性增加,但建筑型材新增订单仍略显疲软。3月传统消费旺季临近,各板块开工率仍有上行空间。

图为中国电解铝社会库存(单位:万吨)
铝锭库存仍处累积状态,截至2月17日,SMM统计的国内铝锭社会库存已突破80万吨,铝锭铝棒合计库存攀升至112.5万吨,但下游开工将使得累库幅度放缓并逐步走向去库。成本端,由于氧化铝供应偏宽松,氧化铝价格持续走弱,部分炼厂已由盈转亏,因而对高矿价的接受度降低,进口矿报价下移,氧化铝成本重心降低,氧化铝价格短期或仍以偏弱为主。相应地,氧化铝价格的回落使得电解铝厂平均利润水平已修复到3000元/吨以上的高位,因而,对电解铝而言,成本端的支撑有所走弱。
累库压力仍存
由于云南枯水期未见限电减产现象,叠加电解铝厂利润修复后的复产行为,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维持高位,产能利用率同比增加超2个百分点,对应的产能增量超150万吨,供给端压力明显。虽然下游延续复产复工,但当前累库增量10.2万吨,已高于去年同期的7.8万吨增量水平,并且一季度库存高点有高于去年的可能性,库存短期难以为铝价的继续上行提供支撑。需持续关注下游需求的实际表现,以此来寻求基本面对价格的指引。
综上,短期美元的走弱和国内的政策预期均对价格提供支撑,但一方面在通胀升温的风险下美元指数仍将维持高位,从而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压制,另一方面谨防需求走弱担忧带来的下行压力。基本面上,下游持续复工复产带来供需面的边际改善,但在供给的压力下,当前累库增幅已略超去年同期,库存的压力逐渐显现,需持续关注下游需求的实际表现,以寻求基本面对价格的指引。此外,氧化铝价格的回落带来铝厂利润水平的大幅修复,成本端的支撑走弱。从技术特征来看,当前铝价整体处于偏强结构。沪铝短期维持谨慎偏多的观点,下方支撑位关注20400元/吨。(作者单位:大有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