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2月7日电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五(2月7日)整体偏强,活跃商品收盘多数上涨。其中,集运欧线飙升16%,强势领涨商品市场,多个合约以涨停收盘。油粕走势分化,油脂强势拉涨,蛋白粕则承压回落。另外工业品盘中多数走强,聚酯、钢材等产业链品种多数走强。相比之下,生猪继续回落,盘中低点一度逼近13000元/吨关口。
截至7日下午收盘时,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442.90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2点,涨幅0.99%;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977.99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35点,涨幅0.99%。
![0bf44b88b4084fb288f644caf54d7f80.png 0bf44b88b4084fb288f644caf54d7f80.png](https://np-newspic.dfcfw.com/download/D25617374403719141137_w947h535.jpg)
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日内走势图(来源:新华财经专业终端)
暴涨16%,集运欧线多合约涨停油脂、锰硅、聚酯等多品种表现强势
2月7日集运欧线期货表现强势,至收盘时,除2502合约外其余5个合约全部涨停。现货运价方面,节后复工复产带来的货量回升尚未开启,整体订舱需求偏弱,船司需要相对更激进的价格进行揽货填舱,而运力较为充足,实际现货价格依然承压。不过,此前市场对于红海复航已经有所计价,而近日内塔尼亚胡的相关表态令市场对于后续停火协议的有效执行担忧再起,红海复航预期再度受挫,集运欧线重拾升势,盘中亦可见远月合约涨停相对更为坚决。
三大油脂节后表现强势,特别是豆油和棕榈油连续增仓大涨,截至收盘,豆油、棕油涨幅均达到3%左右,菜油涨势稍弱,略超1%。卓创资讯分析称,春节假期内,国际贸易关系问题多发,国际油料市场纷纷走高,成本端提振国内油脂市场。春节后的2-3月,南美大豆尚未上市,同时美豆供应季节性缩减,预计国内大豆到港缩减,将影响到阶段内豆油产出,当前港口豆油库存不足80万吨,供应收紧预期将支撑2月豆油市场。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下,通胀预期再度升温,贵金属中的黄金、农产品中的豆油在通胀交易中更受资金青睐。
其他品种方面,尽管国际油价走弱,但作为聚酯原料的对二甲苯和PTA却逆势走强,市场认为节后下游聚酯需求有望恢复,而原料在检修影响下有望实现阶段供需错配。此外,关于双碳的交易再度升温,硅铁、焦炭等商品盘中走强,也令此前受原料涨价提振的锰硅期货继续延续强势。
烧碱延续回落生猪回测万三关口
春节假期后,烧碱市场整体先扬后抑,在节后首个交易日拉涨刷新上市以来新高后,近两个交易日,烧碱期价连续回落。7日更是收跌1.86%,领跌当天商品市场。节前烧碱库存连续下降,为节后烧碱价格冲高奠定了基础。但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当周国内液碱厂家库存环比激增超八成,同比更是高出32.17%,直接冲击了市场的看涨心态。同时,春节假期汽运停滞,节后初期现货成交清淡,市场看跌氛围较浓也加剧了烧碱价格的回调压力。不过,往后看,氧化铝补库需求旺盛和非铝需求的恢复,叠加春季检修等题材,令市场仍看好烧碱现货的缺口,这有望成为烧碱价格维持偏强的支撑。
生猪、鸡蛋等农副产品价格节后整体回落。继前一交易日震荡跌超1%之后,7日生猪跳空低开,终盘再跌1.47%。连续两日下跌后,生猪完全回吐了节后首个交易日的涨幅。节后猪肉消费回落,养殖端出栏恢复正常节奏,市场流通猪源增加,导致生猪期价承压回落。7日盘中,生猪期价一度逼近13000元/吨关口。展望后市,由于生猪市场短期缺少外界刺激因素,需求季节性回落和供应端的高产能并存,机构对猪价近期走势整体看弱。
其他品种方面,菜粕连续第二日回落,7日尾盘收跌0.68%。贵金属延续回调,沪金、沪银尾盘分别小幅收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