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4日讯 1月3日,第一创业证券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深圳市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承办的“2025债券市场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依凭全球视野,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及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

第一创业证券总裁、债券研究院理事长王芳致辞称,2024年债市的显著变化包括,一是货币政策助力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资产荒”现象凸显,三是信用品种收益率弹性增大,四是特别国债和专项债作用显著。总体上看,当前债券市场受预期偏弱、货币政策宽松、市场供需结构调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收益率下行到历史低位,但整体风险可控。

中债登副总经理宗军现场演讲表示,可从五方面推动债市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债券市场一体化发展,提升债券市场运行效率;二是推动债券市场国际化发展,推进债市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是推动债券市场数字化发展,金融科技赋能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四是推动债券市场绿色发展,深化可持续金融发展路径;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元春指出,每个产业都有自身的周期,附加金融杠杆和赶超激励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都有超调与泡沫的新现象。涉及的现象与问题包括过度进入、新产能过剩、低价格。穿越周期的三大法宝是“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下一步政策的关键是,持续的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体系,以及可持续的良性市场秩序构建。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称,在“外有百年变局演进,内有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中国政策上多做的风险小于少做的风险,即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维持低利率、宽流动性环境,当前市场有抢跑货币宽松之嫌。当前形势与2008年相比有三点不同,预期差或加剧债券市场的波动,货币宽松不及预期、政策力度超预期、经济恢复超预期。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美国未来两年或将分阶段对华加征关税,决策层可能会加大财政和货币刺激来减轻关税影响。供应链重塑使得中国现在能够更好地应对贸易摩擦。经过几年的调整,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更加合理。房地产“量”的调整已基本完成,而“价”的调整仍在继续。长期来看,国内楼市仍有基础需求支撑,未来房市支撑因素在于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持续进行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几年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未必有想象中那么糟糕,2030年之前中国的人口抚养比将基本保持稳定。

王芳:债券市场整体风险可控

王芳指出,回顾2024年,中国债券市场仍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呈现以下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国内经济转型承压,央行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两次降准、两次降息让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较为充裕;同时,央行重新参与国债二级市场,通过净买入国债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并加强了对收益率曲线的掌控,防止机构投资者出现期限错配的风险。

二是高收益率的债券品种稀缺,债券市场出现“资产荒”现象。2024年以来,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以下,目前已下行到1.6%附近,银行整体呈“缺资产”状态,负债压力相对较小;地方政府化债背景下,城投债重新变成市场的“香饽饽”;虽然当前经济触底反弹,但投资人对长期经济前景仍持观望态度,产业债融资主体经营压力仍然较大,其融资大幅修复或仍需时间。

三是信用品种收益率整体跟随市场基准利率走势,但在市场回调时弹性更大。尤其是8月资金面趋紧和“9.24新政”以来,信用品种收益率回调幅度远大于利率债,利差大幅走阔,等级利差和期限利差呈现分化特征,低等级长久期品种流动性溢价大幅上升。

四是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成为利率债市场的重要品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发行进入常态化;同时,年初安排的新增专项债加上11月份增加的再融资专项债,2024年财政部下达各地的专项债额度达到近6万亿元,这是历年规模最大的一次。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已成为实施更加宽松财政政策的抓手,也深刻影响着债券市场的走势。

2024年12月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政策取向。这与今天论坛的主题“聚势启新与10俱进”不谋而合。王芳表示,展望未来,第一创业证券将与市场各方主体聚势启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宗军:五方面着手推动债市高质量发展

宗军在现场演讲中,就债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推动债券市场一体化发展,提升债券市场运行效率。下一步可考虑深化功能整合,朝统一安全、透明高效、布局合理的方向,持续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增强中国债券市场的功能统合性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推动债券市场国际化发展,推进债市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步推进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需要提高开放深度,持续巩固开放主渠道,有序推动人民币债券的跨境发行、投资和应用,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安全公共资产,为国际提供高效的投融资、流动性和风险管理场所;提高开放宽度,统筹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发展,深化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服务,丰富提升自贸区离岸服务体系,丰富跨境投融资渠道;提高开放高度,统筹开放与安全,稳步扩大债券领域制度型开放,既吸收借鉴国际市场的先进经验,又注意总结推广境内的良好实践走向国际,丰富全球最佳实践,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为全球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是推动债券市场数字化发展,金融科技赋能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为推动债券市场数字化转型,要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枢纽作用,持续强化数智赋能,加速催化数字化发展生态,为债券市场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服务;要充分发挥金融基础设施的融合作用,探索推动数字货币与数字资产融合应用、区块链系统与传统系统融合发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四是推动债券市场绿色发展,深化可持续金融发展路径。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强绿色、转型、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金融标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能力建设和制度要求,强化政策激励约束和评价机制,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和统计机制,深化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融合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深度服务可持续金融市场高水平建设。

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下一步可积极发挥监管支持作用,持续提升债市监测水平,关注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建立优化预警报告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推动三方回购、集中借贷等更加安全高效的产品机制,提高市场弹性;综合强化登记托管、估值、担保品等服务的风险管理功能;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监管科技支撑能力,为债券市场安全稳健发展与安全提供专业支撑。

(文章来源:财联社)